今年夏天博股论金配资,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区以一场“慢下来”的度假体验,让游客在林海间、星空下、烟火中,触摸到了旅游带来的情绪价值——那不是匆忙赶路的疲惫,而是与自己、与自然、与生活温柔相拥的松弛。
清晨,度假区的葵鹿农庄总是先被可爱的动物们唤醒。羊驼甩着蓬松的尾巴蹭过木栅栏,梅花鹿的蹄子踏在草地上发出细碎的“嗒嗒”声,孔雀开屏时的尾羽像镶满宝石的扇子一样美丽。来自深圳的游客周颖蹲在兔笼前,手里的草刚递出去,三只垂耳兔就围上来准备饱餐一顿。“上班时,喝杯咖啡的空当都要拿着手机回复消息,在这里不一样,赏美景、和小动物互动,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。”她看着兔子三瓣嘴咀嚼食物的样子,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来,“昨天被羊驼喷了一脸口水,换平时早炸毛了,当时却笑得直不起腰”。
午后的森林逸骑道上,马蹄声敲打着松软的腐叶层,像首没谱的歌。上海的骑行爱好者林意勒住缰绳,看着马低头啃食路边的三叶草:“在这里才发现,慢下来才能看见松鼠从马前快速跃过的瞬间,听见果子落地的轻响——这些被忽略的日常,其实最动人。”
参与一场放山采参体验,更能体会“慢”的真谛。跟着当地向导穿行在次生林里,脚下的腐叶发出沙沙声响,向导会蹲下身讲解如何辨认参须的走向,如何用红绳标记发现的参苗。当指尖触碰到带着泥土湿气的参叶,当目光顺着藤蔓攀上挂满晨露的枝头,平日里紧绷的神经,在与自然的对话中逐渐松弛下来。
入夜后的度假区,藏着更动人的情绪密码。非遗打铁花的老师傅把滚烫的铁水泼向夜空,瞬间绽开万千星火,红的、金的、银的光点在黑夜里坠落,像一场盛大的烟花雨。围观的人群里,有人举起手机录像,有人不停地鼓掌,小朋友拉着大人的手欢呼,老人眼里闪着回忆的光——这簇穿越千年的火焰,焐热了不同年龄层人群的心房。
篝火晚会开始时,度假区的姑娘小伙领着大家跳舞,动作简单却热闹,素不相识的人手拉着手转圈,笑声混着柴火的噼啪声飘向远方。来自广州的游客李宇说:“平时在城市里连对门邻居都不认识,在这里却能和陌生人手拉手唱歌、跳舞,这种被温暖包围的感觉,太珍贵了。”
街角的小酒馆里,有人点上一杯本地的蓝莓酒,听店主聊这座小城的故事。店主说,每年夏天都有回头客,不是为了看什么景点,就想再来泡一次温泉,看一场打铁花,“他们说,在这里能找到‘日子该有的样子’”。
在这里,“慢”是一种与自我对话的方式。让游客从“完成任务”的旅游惯性中抽离——在农庄看一朵花从含苞到绽放,在森林里数清楚一片叶子的脉络,在温泉里感受每一寸皮肤的舒展。这些看似“无意义”的瞬间,恰恰构成了情绪疗愈的核心:当节奏慢下来,内心的声音才能被听见。
度假区的工作人员说,常有游客住了3天还没逛完周边景点。有人在葵鹿农庄喂了一下午动物,有人在森林里找块石头坐了半天,还有人每天喝上一杯咖啡什么都不做。这种不焦虑于“错过”的心态,正是“慢旅游”赋予的情绪自由。就像一位游客在留言本上写的:“来之前总想着‘要体验够本’,来了才发现,能心安理得地‘浪费’几天时间,才是最赚的。”
当最后一缕月光掠过度假酒店的尖顶,度假区的灯光像串散落在山林里的珍珠。周颖在朋友圈发了张羊驼的侧脸照,配文是“原来慢下来,日子会发光”。这种在山林间生长出的情绪疗愈力,或许正是慢旅游最珍贵的馈赠:它让我们明白,真正的放松不是去远方,而是在时光的褶皱里,找到与自己温柔相处的方式。
2025年8月27日《中国文化报》
第5版刊发特别报道
《“原来慢下来,日子会发光”》
中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